「恐音症」(misophonia)患者經常無法忍受生活中常見的聲音,包括:別人吃東西、吸鼻子、清喉嚨、凹手指的聲音。一項英國研究發現,有這種困擾的人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多,但大多數恐音症患者並不知道要用什麼名稱來描述自己的感受。
▲ 恐音症患者十分容易被生活中的各種聲音惹怒。(示意圖/Shutterstock)
據《每日郵報》報導,今年3月發表在科學期刊《公共科學圖書館:綜合》(PLOS ONE)的一項英國研究,針對772名受試者進行調查後,發現只有13.6%的人聽過恐音症,卻有多達18.4%的人深受恐音症的困擾,而且男女發病率相同,平均年齡為43歲,其中只有2.3%的人意識到自己患有恐音症。
倫敦國王學院研究員維托拉圖(Silia Vitoratou)表示,該項研究列舉了:咀嚼聲、噴嚏聲、時鐘滴答聲、汽車引擎噪音、原子筆按壓聲等37種常見的噪音觸發源及25種反應,以辨識出恐音症的「危險訊號」,若聽到正常的呼吸聲、吞嚥聲時會感受到壓力,那很可能就是患有恐音症。
維托拉圖解釋,正常人會因為某些特定噪音而心生不快,但恐音症患者的反應更為強烈,包括:痛苦、憤怒、恐慌等,甚至會有「不是戰就是逃」的反應,對他們造成心理負擔。牛津大學實驗心理學系研究員葛雷格里(Jane Gregory)博士則指出,當恐聲症患者無法擺脫不舒服的聲音時,不僅會被聲音惹惱,還會產生無助、備受束縛的感覺,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