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賴傳媒 王俊勝/綜合報導】
很多人把腹瀉當作小毛病,但腎臟專科醫師提醒,拉肚子不只是腸胃在鬧脾氣,嚴重一點恐怕還會傷腎。醫師陳俊吉近日分享臨床觀察,指出「腹瀉」其實是急性腎損傷(AKI)的一大風險,特別是老人和孩童族群,更容易因體液流失、補充不及,進而造成腎功能受損,嚴重甚至可能要洗腎。
陳俊吉在臉書上表示,最近一週就接到兩位因腹瀉導致腎功能惡化的病患。其中一名60歲男病患平常身體狀況不錯,但因腹瀉持續兩天到急診,驗出肌酸酐飆到2.5 mg/dL,明顯出現腎功能異常,後續被轉到門診追蹤治療。
另一位70歲的女病患情況更嚴重,腹瀉症狀拖了一週、每天拉超過20次,結果進醫學中心住院洗腎一整個月。雖然後來病情穩定,但從醫療紀錄來看,她原本腎功能是正常的,沒想到腹瀉竟成為導火線。
陳俊吉指出,腹瀉會導致大量體液流失,如果身體來不及補足水分與電解質,很容易讓腎臟「缺水」,進而導致急性腎損傷。但這點常常被忽略,很多人直到出現尿量減少、身體水腫,才驚覺狀況不對。
他呼籲民眾,特別是家中有長輩或小朋友時,若出現長時間腹瀉症狀,一定要多注意水分補充,必要時儘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也提醒民眾不要自行服用來路不明的中藥或偏方,以免加重腎臟負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