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賴傳媒 陳廷昱/綜合報導】中、小學生帶手機到校相關規範草案出爐!教育部10日召開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校園行動載具使用原則》修正草案研商會議,草案明訂學生上課期間,禁止使用手機、平板、Apple Watch等行動載具,並由學校或班級「統一保管」。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建議,教育部除應訂定明確條文、避免模糊化、實務上可執行外,也應該統一訂定違反規定的罰則,並建議採取高中職與國中小分流、分級管理。
教育部今日邀集教師、家長及學生團體代表召開研商會議,修正草案也一併曝光。草案中,明訂「學生攜帶行動載具到校,上課期間應禁止使用並由學校或各班級統一保管,但若有用於學習活動或個人特殊需求,如緊急必要之聯繫,可採其他彈性保管及使用方式,並應於學校管理規範明定。」至於保管方式及規範,教育部則要求各校自行訂定約束,並盡到管理責任,避免行動載具損壞或遺失。
另外,因考量數位學習推動,平板或筆記型電腦已逐漸成為學生學習及做筆記的方式之一,故給予學生使用行動載具於學習用途上更多彈性,因此刪掉現行「對學生使用於與學習無關之活動,應予必要管理」之規定。
▲草案明訂學生上課期間,禁止使用手機、平板、Apple Watch等行動載具,圖為示意畫面。(圖/翻攝自pexels)
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表示,目前的行動載具規範模糊不清,現行制度下,不同學校間、不同班級間,做法不一,易導致老師與學生發生對立現象,如要加速推動相關使用管理原則,教育部應規定相關處室直接辦理,而非草案推出後由各校自行調整,延遲各校的行政運作,且相關規範若牽涉到校規的問題,也應直接點出,讓各校可藉此修正校規,避免原則與校規產生落差。
全國教育產業總工會建議,應採取分流分級管理方式,將高中職與國中小分開處理,高中職學生有更高的自主性,國中小階段的孩子皆未成年、心智尚未成熟、自我管理和自律的行為尚需教導,在此階段受到手機、智慧型手表等的干擾更嚴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