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賴傳媒/張哲維/台中報導】
汛期來臨,台中市政府水利局喊出「防汛不靠運氣」口號,提前完成全市防汛整備工作,確保市民安心度汛。水利局指出,近期已召開防汛整備會議,由局長范世億主持,針對易淹水地區進行排水改善工程,同時清疏野溪、下水道與區域排水系統共60公里,強化整體排水效能。

水利局召開防汛整備會議,由水利局長范世億主持。官方提供
水利局強調,目前全市已備妥2萬包沙包、各式抽水機與防汛器材,並完成抽水站的全面檢修。此外,市府已完成1場市級應變演練、2場大型實兵防汛演練與6場兵棋推演,確保各單位面對災情時能迅速應變。
值得一提的是,台中市近年積極導入科技防災,目前已建置超過1,000部水情監測設備,涵蓋路面淹水感測器、水位站、雨量站及抽水站,建構全方位的立體水情網,第一時間掌握各區水情動態,縮短災情通報時間。
水利局也將AI科技應用於柳川親水區,導入「人形辨識系統」,當水位達到警戒標準時,系統會自動偵測人形特徵並發出警示,提醒現場人員及時疏散,強化民眾的水岸安全。
面對短時強降雨與極端氣候,水利局表示將持續密切監控台中地區降雨狀況,必要時啟動水災應變中心,全力降低淹水風險,保障市民生命財產安全。
市府提醒民眾,可事先下載「台中水情」APP或透過「台中通TCPASS」平台,即時掌握各區最新水情,提升自主防災意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