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
關閉

讀者投書:華航CI753航班單引擎返航高雄引發飛安疑慮 小姊弟乘客卑微訴求:盼華航有基本同理心

  • 2025-04-23 09:36:00

華航CI753航班單引擎返航高雄引發飛安疑慮。爆料民眾供

 

 

【賴傳媒 蔡智銘/綜合報導】華航一架CI753航班本月13日由桃園機場飛往新加坡樟宜機場途中發生右邊發動機失效,僅靠單引擎飛了3個小時返回台灣降落高雄小港機場,而不是選擇就近降落飛行時間半小時的越南或繼續飛1個小時降落新加坡樟宜機場,引發熱議,前機師還頻道上痛批航空公司「要錢不要命」,民眾黨立委張啟楷也在立院質詢華航疑為了節省外站維修成本,鋌而走險,罔顧乘客和機組員生命財產安全,《記者爆料網》接獲當時人在機上的一對小姊弟的投書,文中對華航事後的回應表達不滿,強調身為乘客,他們只是希望能得到誠實的說明、基本的同理心,以及作為一位乘客最基本的尊重。

 

這起近期國內重大飛安事件引發網路極大討論,華航事後發布的聲明稱,「執行每趟飛行任務時,始終以安全為最高標準」。強調當天CI753航班依照標準作業程序並經過專業判斷,選擇了最合適且能提供完整修護能量及後勤支援的機場進行轉降。「這一切安排均符合相關法規,並以能迅速調度航機以利後續服務旅客抵達目的地為優先,並非如社群影片所述以獲利為考量的不實訊息。」

 

立委張啓楷也在立院質疑,這整段聲明,看起來只有後勤和成本考量。而且,根據《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》第91、93條,本航班飛行計畫備用機場為:台北、香港、馬尼拉、峴港、胡志明、新加坡、吉隆坡,「偏偏沒有高雄小港機場」,何況已經超過《航空器飛航作業管理規則》第76條:轉降飛航六十分鐘的規定。而且借鑑國外做法,《美國聯邦航空條例》(FAA) 第 121.565 條規定,如果雙引擎飛機發生單發引擎失效,機長必須選擇最近的合適機場進行降落。

 

《記者爆料網》稍早接獲一封來自當時在機上的姊弟乘客對華航及相關單位的投書,全文如下:

 

 

致相關單位:

 
我和我的弟弟於2025年4月13日搭乘了華航CI753班機,航班原定於台北桃園時間08:27起飛,並於當天21:57抵達新加坡樟宜機場。我們的訂票代號是6Nxxxx。

 

我們算是幸運的。但「幸運」這兩個字,無法掩蓋當時機上181位乘客的生命仿佛被賭上一樣的那種恐懼感。對於一間以安全為榮的航空公司來說,這樣的經歷是我們始料未及的。
 

 

過去這一週對我們而言非常煎熬。自事件發生後,我們始終沒有收到任何正式的說明或更新,只能透過社群媒體上的零散資訊拼湊當天的狀況。但對於我們這些曾親身經歷、身在機上的乘客而言,再多的外部資訊都無法取代來自航空公司本身的溝通。
 

 

飛機在距離新加坡不到兩小時的時候突然折返——而不是飛回桃園,而是改降高雄,導致整段航程多了三至四個小時。我們被告知是因為引擎故障,也有乘客聽說是因為燃油不足。無論真實原因為何——當時已經發出7700緊急代碼,是否應該優先考慮在最近的備降機場降落?

 

當時機上廣播說:「為了安全起見,我們將折返並改降高雄機場。」但對我們來說,這並不像是以乘客安全為優先的決定,反而更像是以公司利益為出發點。這是當時大多數乘客的感受。
 

 

我們在機上無助地等待,驚恐地度過每一分每一秒。空服員已盡力安撫乘客,但他們也明顯地流露出不安與緊張。機艙中瀰漫著驚慌與困惑,有乘客甚至在社群媒體上留言說當時就像是在寫給家人的「最後遺言」。對我來說,那幾個小時,無疑是內心極大的煎熬。
 

 

由於無法免費使用Wi-Fi,我們只能透過付費方式聯繫家人,告知我們還活著。地面上,新加坡樟宜機場的到達顯示屏上仍顯示班機「準時抵達」,直到我們即將降落回台灣前,才更改航班資訊。
 

 

您知道我們的母親當時有多擔心嗎?在聽到消息後甚至因為太過驚嚇而暫時昏厥。這場事件對她、對我們,以及許多等待消息的家庭而言,帶來了極大的情緒創傷。

 

我弟原本應出席一場重要的頒獎典禮,不只是得獎人,更是代表學校上台頒獎給貴賓的學生。他為此準備良久,而我們選擇這個班機,就是為了讓他能夠及時出席。因為航班折返與資訊不明,他錯過了這個難得的機會。
 

 

抵達新加坡後,我們曾向地勤人員索取正式的航班延誤證明。最終收到的卻只是一張簡單備忘錄,僅提及從高雄出發延誤了20分鐘,完全忽略了從台北起飛、總長達13.5小時的過程與精神上的折磨。我們提交證明後,甚至還被師長質疑真實性。那份證明不只是辜負了我們,更像是在抹去我們所經歷的一切。

 

更令人擔憂的是我弟的健康狀況。他曾經接受過心臟手術,雖然恢復良好,但在飛行途中明顯因壓力過大而出現胸悶情況。即使至今已過一週,他仍然感到焦慮與不適,我們也幾乎夜夜難眠。
 

 

在高雄機場,我們收到了一張300元台幣的餐券和一盒金莎巧克力。這樣的安排,與我們剛剛經歷的驚恐相比,顯得極為蒼白。當地機場一份能真正填飽肚子的正餐普遍價格遠高於300元,乘客仍需自掏腰包補差額。這不只是金額的問題,而是當時我們感受到的冷漠與缺乏同理。我們不奢求奢華的補償,但如果能有更多一點誠意,對乘客來說或許會好受一些。

 

搭乘後續補班機時,我們被安排在中間的一排中座,空間狹小又極不舒適。儘管機上有空位,我們提出更換,卻被拒絕。那份失望,比身體的疲憊更沉重,讓我們感覺這段經歷被完全漠視。

 

這些年我搭乘過華航數次,一直相信這是一家值得信賴、值得台灣驕傲的航空公司。這次之所以再次選擇華航,是因為我要帶弟弟一起搭乘一班『讓人放心』的航班。這是他第一次搭乘華航,我當時還安慰他:『你會很安全的。』
 

 

我知道我們只是眾多乘客中的兩位,也明白乘客忠誠度在數據上可能微不足道。但對我們來說,這不只是一次飛行,而是一段我們相信、並交付信任的旅程。也正因如此,這次事件中所感受到的沉默、不安與缺乏溝通,才會如此深深烙印在心。
 

 

我們並不是要求多大的補償,只是希望能得到誠實的說明、基本的同理心,以及作為一位乘客最基本的尊重——不是只是登機名單上的座位號碼。

 

我不確定這封信是否會有人閱讀並回應,但我真心希望您不要將它當作一般客訴處理而一概帶過。

 

我誠摯地希望這封信能被真正關心乘客感受的您所看見,並能給予真誠的回應——不是制式的自動回覆,也不是依照標準流程的冷冰冰的答覆,而是以同理心、說明與行動,回應這份來自乘客的信任與期待。我們不只是乘客,我們是有家庭、有責任,也在那天留下傷痕的人。請給予我們的經歷應有的尊重與尊嚴。

 

即使經歷了這樣緊張和壓力重重的過程,我們仍然心懷感激,因為至少,我和弟弟都還平安無事地回到了家。這一點,我們從不視為理所當然。

 

請理解:
我們不是每次都可以那麼幸運。
 
此致
敬禮
 
[您的全名]
訂票代號:6Nxxxx
2025年4月13日 CI753乘客


您可能有興趣